我退休前从事党员教育工作,退休后加入了关工委的队伍。我喜欢做关心下一代的工作,是受到两位老师的影响。
第一位是全国道德模范赖宣治老师。赖宣治大学毕业后到一所偏僻的农村“麻雀小学”担任体育老师。全校只有6个教学班、143名学生、11名教职工。
许多人都认为:一个人所处平台的大小,决定了他取得成就的大小。但赖宣治没有因为平台小就碌碌无为混日子。他千方百计为孩子们点亮理想的灯、照亮前行的路,激发他们积极向上、努力拼搏的精神,先后培养出30多名跳绳世界冠军,打破了10多项世界纪录,获得了一千多枚奖牌,让一所默默无闻的偏僻村小,因为跳绳而扬名世界。
第二位是“羊城最美教师”“喀什地区优秀援疆干部”宋耀平老师。2014年的春天,56岁的他辞别88岁的老母亲,主动要求参加广州援疆工作队,在喀什地区支教了六年。他把先进的教学方法、教育理念带给了当地的师生,许多人从此勤奋学习,考上大学。学生都亲切地叫他“化学爸爸”。
有的人很不理解:到你回去时就60岁了,还有可能提拔你吗?也有人说他扔下老母亲跑去新疆,何其忍心哪!
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力量,在支撑他这么做呢?2018年的夏天,带着这个疑问,我到了喀什地区。经过十多天的采访,我的疑问,其他人的不理解,都真相大白了。
宋耀平的父亲,是解放前夕跟随王震的部队到新疆的,然后留在喀什地区的建设兵团工作,直到晚年才回到花都养老。他们一家念念不忘在新疆的岁月,父亲临终前还特别叮嘱儿子:你一定要回去新疆报恩啊。他们认为南疆那片土地养育了他们一家人,所以一定要感恩,一定要回报!
两位老师关爱学生成长的故事,使我深深感到:一个人在少年时能遇上一个好的老师,将会给他的成长、成才带来一生的幸运。
从此,我开始潜心关注和研究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,乐此不疲地到一些农村小学,给孩子们讲学习方法,引导孩子们树立人生目标,同时也给家长们讲教育孩子的方法。
有人对我总是喜欢到农村去讲课不理解。我认为农村孩子尤其是困难家庭的孩子,可供选择的教育资源无法与城区的孩子相比,家长懂得的教育方法也相对较少。所以他们更需要关心和关爱,更需要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。
我对孩子们说: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,贫穷并不可怕,唯独不能没有人生的理想。你有梦想、有目标,就会激励自己不断地努力奋斗。但仅仅有梦想还不够,还需要掌握实现梦想的好方法,才有可能实现理想。
孩子们都静静地听着,认真地做着笔记。看着他们充满期盼的眼神,我心里特别感慨,觉得他们真的需要鼓励,需要引导。
在鼓励和引导孩子的同时,我感到,家长更需要掌握好教育孩子的方法。许多家长总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,也有家长认为把孩子送给校外的各种培训机构,就能赢在起跑线上,却不知道,家庭教育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。
这就是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。我是这么想的:我向一万个家长讲,对一万个孩子讲,只要有10%的人听进去了,有1%的孩子成了杰出人才,那我的努力,就非常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