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关工感言
关工感言
厚植友善情怀 播洒美德阳光
时间:2025-07-10 10:25:09
字号:T来源:梅州市关工委主任 何正拔

      今年广东省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活动以“友善让生活充满阳光”为题。友善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美德。践行“友善”价值观,既是中小学生在学期间品德培养的基本任务,也是同学们未来肩负重任的必然要求。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全球形势下,青少年弘扬友善品德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。如应对社会挑战的迫切需要,友善可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,在信息爆炸、价值多元的时代,网络暴力、校园欺凌等现象凸显,友善作为“粘合剂”,能减少人际冲突,培养青少年理性沟通的能力;可以抵制功利主义侵蚀,物质主义盛行易导致人际关系冷漠,友善品德帮助青少年建立超越利益的情感连接,维护社会温情;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,友善健全人格养成,可塑造包容、换位思考的心理机制,降低抑郁焦虑风险;友善促使社交资本积累,研究显示,具备友善特质的青少年在成年后职业成功率提高40%,合作能力成为未来职场核心竞争力;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石的需要,友善是跨文化理解的桥梁,在全球既高度融合又矛盾重重的背景下,友善是超越种族、宗教的“通用语言”,能减少文化冲突;友善也是可持续发展伦理基础,环境友善、动物友善等延伸理念,培养对生命和大自然的尊重。


      “友善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、关爱与互助,其核心意义包括:尊重与平等,以真诚、礼貌的态度对待他人,不分背景、身份,平等相待;宽容与理解,包容差异,体谅他人处境,化解矛盾;乐于助人,主动关心他人需求,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;和谐共处,营造温暖、团结的社会氛围,促进社会凝聚力。按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义,广大中小学生弘扬友善的实践方式,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一是日常行为方面,礼貌待人。不欺凌、不歧视,尊重同学的不同,如性格、兴趣、文化认同等。二是集体行动方面,积极参与班级互助活动,主动帮助学习或生活有困难的同学。组织或加入敬老、环保等志愿服务,传递善意。三是培养品德、意识方面,努力学习雷锋等楷模榜样,理解“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”的道理。通过班会、辩论等活动讨论友善的意义,反思自身行为。四是家庭与社会延伸方面,对长辈、家人表达关心,分担家务;在公共场所礼让、遵守秩序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,或以绘画、作文等形式传播友善理念,影响更多人。总之,“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”,友善需要从小事践行,通过点滴行动积累,养成终身美德。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引导,让孩子们在友善温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。


      “懂友善”,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少年的深切期望,是青少年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素养。愿同学们以温暖之心播种友善,用真诚之举传递善意。在青春的沃土上,让谦和与包容成为习惯,以微笑化解隔阂,以援手消弭冷漠,用心以每一份微小的善意播洒温暖的灿烂阳光,创造生活更加美好的未来。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征文活动,以言和行书写新时代“友善让生活充满阳光”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