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茂名市茂南区关工委以“党建带关建”为引领,创新实施“六个一”工作机制,通过搭建一个融媒宣传平台、建设一批教育基地、打造一系列育人品牌、完善组织架构实现“最后一公里”覆盖、凝聚一批社会机构参与、拓展一支多元化关工队伍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“护航网”。2024年以来,全区开展关爱活动覆盖青少年4.2万人次,建成实践教育基地30多个。
“政关联动”打造融媒宣传平台
“关心下一代,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”“守护食品安全,关爱祖国未来”……行走在茂南中心城区的商场和各乡镇市场,户外LED屏上的关爱标语格外醒目。这是茂南区关工委联合区委宣传部打造的融媒体宣传平台的缩影。
作为“政关联动”的典型,茂南区市场监管局将未成年人保护融入职能工作,在商业综合体和农贸市场LED屏滚动播放关爱标语。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宣传方式,既强化了市场监管领域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,更开创了部门协同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路径。
教育基地串联成长服务网络
在鳌头镇潮利村,南一书法艺术馆里墨香四溢,青少年在“五老”指导下挥毫泼墨;在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粤西研究院,创业青年认真学习数字农业技术……2024年以来,茂南区关工委紧扣红色基因、技能提升、艺术体验等主题,打造20多个教育实践基地,形成覆盖城乡的青少年成长服务网络。
茂南区关工委成立青少年书法艺术学融基地
这张网络通过各镇(街道)关工委的特色基地不断延伸。鳌头镇关工委的鳌头革命史迹展览馆、飞马烈士纪念碑,成为青少年缅怀先烈的“打卡地”;河西街道关工委依托油城社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,打造普及法律知识的户外课堂;山阁镇关工委通过武装起义陈列展激发爱国情怀,在金塘岭廉政文化广场传播廉洁理念,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。
三大工程构建育人品牌矩阵
2024年以来,茂南区关工委以“铸魂育人”为主线,实施三大品牌工程。
红色传承铸魂工程以沉浸式教育厚植家国情怀,清明祭扫、红色故事宣讲等30余场活动,覆盖师生3000余人次,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。
价值引领筑基工程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,“扣好诚信的扣子”征文活动吸引全区100多所中小学参与,参与学生近2.5万人次,配套开展的专题讲座、主题班会形成“学思践悟”闭环。
家校社协同育人工程实现“三个100%”——中小学、幼儿园100% 创建规范化家长学校、100%成立家长委员会、100%组建家长志愿者队伍;“青雁归巢”研学活动吸引30多名茂南籍学子“看家乡变化”,搭建人才回流桥梁。
拓展阵地夯实基层关工堡垒
目前,茂南区已实现镇街、村(社区)关工组织100%覆盖。镇街关工委由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兼任主任,“五老”任副主任;村(社区)党支部书记任关工委主任,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。
2024年以来,茂南区关工委创新拓展关工阵地,在茂名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成立关工委,在油城社区打造“五老”工作室,常态化开展红色故事宣讲、心理疏导、视力保护等关爱活动。这些新阵地使基层关工组织有效覆盖青少年聚集的各个场景。
社会力量共筑艺术关爱生态
茂南区关工委联合区美协、书协开展活动
茂南区关工委将区文联、书法家协会、美术家协会、音乐家协会等文化机构纳入关心下一代阵营,推动艺术教育进校园、村社、企业,让传统文化与艺术美学浸润青少年心灵,培育阳光向上的精神品格。
“关工方阵”激活协同育人模式
在茂南区关工委最新成员单位名单中,市场监管局、工商联、残联、红十字会等区直单位在列。近年来,茂南区关工委不断推动关工社会化建设,持续拓展关工成员单位,将与青少年教育、保护、发展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、群团组织纳入体系,形成协同工作模式。
新成员带来新活力:市场监管局将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纳入重点监管,工商联组织企业家捐资助学,残联、红十字会等提供特殊青少年关爱服务。每增加一个成员单位,就多一份关爱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