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三十载公职光阴,当组织将关工委这副担子交付于我时,我内心深以为幸:原来荣退之年,尚可寻得如此一方天地——在这里,白发与红领巾相遇,便成了一种奇妙的缘分;经验与青春碰撞,便化为了无声的滋养。我亲眼所见许多老同志,退休之初偶有迷茫,然而一旦投身于下一代事业,其眼中便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采。当那一声声清脆的“爷爷”、“奶奶”在耳畔响起,那些曾因退休而生的些许怅然,竟悄然化作心田里最温暖的慰藉。
我们深知,有些幼苗的成长需要格外细心的呵护。在帮扶一位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时,我至今记得那双冰凉小手攥紧铅笔的情景。一次次的家访、一回回深谈,那孩子终于渐次打开心扉,学习亦有了起色。孩子的眼神从孤寂到明亮,这细微变化,正是我们倾注心力所追寻的微光。这使我深信:孩子需要的并非仅是一时的物质帮扶,更渴求的是持久的心灵关注与真情陪伴。
传承的脉络一旦断裂,民族便失其根基。我们“五老”身体力行,组织孩子们寻访本地革命旧址,讲述亲历的烽火往事。当孩子们抚摸弹痕累累的墙壁,听老战士讲述当年血火交织的抉择时,他们眼神中涌动的庄重与领悟,胜过一切空洞的言辞。我们欣慰地看到,一堂堂生动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,正将红色基因悄然融入少年心田——这便是在孩子们纯净的心壤里,种下未来民族脊梁的种子。
值此寄望年轻一代之际:你们生逢盛世,当为追光者,我们便愿做那暗夜掌灯人;你们志在万里,我们愿为那鼓荡的长风。生命之烛纵然燃至将尽,亦当倾力照亮青春启程的路径。请你们务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,用心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以奋斗铸就青春之华章。我们愿以余生烛火,点亮你们璀璨的星海征途——那银发所照之处,正是青春得以燎原的起点。
经此关工之路,我愈发领悟:老同志的价值,恰在将人生阅历化作年轻生命成长路上的养分。这银发守护朝阳的事业,其情长如岁月,其义重逾千钧——我们手中传递的,终将是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