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“五老”故事
“五老”故事
一位老党员的炽热人生:从大学生到战士,再到退休支部书记——听黄焕钊老师讲述六十年红色情怀
时间:2025-09-24 12:40:50
字号:T来源: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工委

       夏天,我们走进广医附属第一医院的一间简朴办公室,见到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——黄焕钊老师。他今年八十岁了,党龄整整六十一年。一见面,他就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,笑着说:“我这一辈子,就干了两件事——在部队为伟大的国家争光,退休后为退休职工服务。”


青春的选择:从课堂到战场

       1962年,部队到学校征兵。大学生黄焕钊面临人生第一次严骏考验。那时他是班长,品学兼优,面前有两条路:一是完成学业,等待分配,过上安稳生活;二是响应号召参军报国。“我出生在旧社会,是唱着《共产主义接班人》长大的。”黄老师推了推眼镜,目光深远:“家里穷,是靠助学金才能读书的。我知道,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”说到这里,他眼眶微微发红:“家国情怀,不是说在嘴上,而是要付诸行动。”19岁的黄焕钊毅然穿上军装,这一穿,就是22年。


入党初心:三个永不忘记的理由

       在部队第一年,黄焕钊就提交了入党申请。问及入党初心,他伸出三个手指头,神情庄重地说:“三个原因,我这辈子都忘不了。”

     “第一,是时代的原因。我们这代人,亲眼见证新中国站起来,知道好日子来得不容易。入党,是光荣,更是责任。

     “第二,是在部队里看到的。急难险重的任务,冲在最前面的永远都是党员。他们喊的是'跟我上’,不是'给我上’。这样的队伍,谁不想加入?

     “第三,”他的声音变得柔和:“是因为我的家乡。我是农村娃,是靠国家的助学金读完书的。我常说,没有党,就没有新农村,更没有我们家的今天。”


友谊关前:生死考验

       讲到军旅生涯,黄老师的神情变得凝重。最难忘的是1968年援越抗美,当站在友谊关前宣誓的那一刻,“往前一步死,退后一步生,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!”这是他人生第二次考验。“党和国家需要我,没有退路。”他义无返顾,壮严宣誓,迈向战场。
那年按毛主席指示,高炮入越,对空作战,全师参战,危险性大。 在战场上,每天面对几十架美军先进战机的俯冲轰炸和发射导弹。他身为宣传干部,不进掩体,而是站在阵地上,高呼口号,鼓励大家战斗。那时他想:“我是共产党员,就是要挺直腰杆冲在最前面!”。
1979
年,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,他再次主动要求上前线。那时他已任副团职干事,他下到前线地炮师和战士们同吃同住,记录他们的英雄事迹,宣传战地政治工作和经验,对部队政治工作起到很大指导作用。战后他荣立了三等功。


退休不褪色:继续服务的“老兵”

     “退休了,我还是个兵”,2003年他从医院副院长岗位退休后,又全票当选为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和退教协主席。“别人都说,老黄啊,你都退休了,该享享清福了。”他爽朗地笑起来:“可我闲不住啊!在部队干了二十多年,习惯了为人民服务。现在虽然退休了,但我还是个兵,还是个党员。”

       面对退休党员,年老体弱,活动难集中,观念易淡化等特点,他建立了党课线上直通车”,坚持给退休党员讲党课;创建“”退休书记工作室”,为党员排忧解难;走访生病退休职工、协调解决实际困难。在他的带领下,该党支部荣获“银映红棉—广州市退休党支部示范单位”称号。